在线客服 回到顶部
个人学习考试经验网丨培训考试网丨备考精准题库 客服微信:peixunkaoshi_com(请先加微信,或与在线QQ联系)

古诗词的学习鉴赏与试题分析

02-20不详热度 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一起学习乐趣多,送好友新人金,你得邀请金
立即邀请

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我们今天就来为大家梳理古诗词在考试中有那些考点,做这类题有那些解题思路与方法。

一、古诗词鉴赏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

● 从整体上把握一首诗词的基本内容、主要意境和基本情感;

● 联系整首古诗词的内容,对关键字、词、句进行揣摩、品味; 

● 理解它们的内涵及表达作用;

● 把握古诗词的人、景、物,体会诗词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

2、难点:

● 把握古诗词中具有特殊情感意蕴的意象或典故,发现作者隐含

 ● 其中的细微的情感或精妙的情思;

 ● 懂得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等。

3、考点梳理与解读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大致可从四个方面把握考点:诗意理解、写作技巧、语言特色、文体知识作者生平

1) 诗意理解: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

2) 写作技巧分析

(1)直接抒情。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成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借景抒表即是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

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 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6)以动衬静。即反衬,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

(7)烘托。衬托中的正衬。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此手法常与渲染结合起来使用。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8)用典。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劳的忠贞之情。

(9)虚实结合。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

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除此,还有“乐景写哀情”、“借古讽今”、“对比”等。

3)语言特色:考查重点字词的精妙;诗句蕴含的深意;诗词中的名言佳句

4)文体知识作者生平

image.png

我们了解了古诗词的考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整理思路

1、看标题、找信息

● 写作的对象、时间、地点;

● 创作的目的、缘起;

● 作品的题材、内容、情感;

● 表达技巧等

2、读注解,知背景

● 注解要点:

● (1)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降低阅读的难度。

● (2)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

  情基调。

● (3)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

● (4)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寓意。

3、忆作者,论风格

● 个人的身世际遇、时代大环境;

● 作品的内容倾向;

● 个人的创作风格。

4、抓意象,辨冷暖

5、找关键词句,明思想感情

● 关注要点:

● (1)意象(烙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人、事、景、物);

● (2)关键词(情感词、领起词);

● (3)首、尾句(一般来说,诗歌先写景后抒情,开头借助景物奠定情感基调,结尾直抒胸臆)。

6、找关键词 

解读诗歌的密码

——古诗鉴赏“五步”解读法

● 题目(时空、缘起、对象、题材、内容、情感)

● 作者(人生经历、内容倾向、风格)

● 注释(背景、内容、典故、关键词语的含义)

● 意象(冷暖色调、愉悦/愁苦    乐观旷达/消极厌世   ……)

● 文本(意象、关键词【情感词、领起词】、首尾句) 

image.png

“诗言志”“诗缘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感是诗歌中最为重要的因素。鉴赏古诗词,应该掌握概括主旨,把握情感的赏析方法技巧,做到“披文以入情”。把握了情感,也就抓住了诗词的主旨中心,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才能真正领略诗词带给我们的精神愉悦。

在考试中将有那些题型呢?

(一)内容理解题

先要扫清字词障碍,这是第一关。中考古诗词考查,虽然一般不会像文言文那样直接考字词释义,但题目里其实暗含这样的要求。然后通读全诗,从整体上去理解。有时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远远不够,还得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

(二)炼字品析题

可以采用比较鉴赏法,第一步,理解所炼之字的字面意思,确定词性及意思。第二步,推想炼出“妙字”之前的“平字”,可能是什么。第三步,比较推敲、提炼后的“妙字”比推想出的“平字”在情、态、韵等方面多了一些什么。因为古诗词炼字多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上做文章,所以,我们思考时,也应多从动词的动静、拟人效果,从形容词的修饰性、色彩感,从数量词的夸张效果,从虚词的表情达意功能等角度切入。提醒一点,炼字品析的“析”,不能架空分析,泛泛地说运用了什么修辞,说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等空话;要结合语境,分析炼字使 怎样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蕴等。

(三)描绘画面题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 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从看、听、触、嗅各个角度去再现诗可的画面。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四)情感体味题

一是明确诗歌的题材,古诗从题材看,分为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怀旧诗等很多类,各类诗歌感情的抒发也有规律可循;二是分析诗歌的意象。几千年古诗写作传统的沿承,使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用来表达离愁别绪,明月、鸿雁、杜鹃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三是把握表露情感的词语。古诗词的标题、正文部分有时会有一些直接表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如《书愤》中的“愤”,《春夜喜雨》中的“喜”,《示儿》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等等。解答古诗词情感体味题,为了表达精确,还要储备一些专业性词语,如“离愁别绪、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在分析古诗词情感时经常用到,不可不知。

(五)主旨领悟题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六)形象感知题

解答形象感知题,应先“建模”,在头脑里储存一些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型,如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登高》),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陶渊明《归园田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辛弃疾《破阵子》)……然后,结合诗词内容,结合作者生平,结合其创作诗歌的背景与心境,进行具体分析。形象感知题,解答的关键,有时不在诗内,而在诗外。我们要对历史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譬如知道晚唐诗歌多为表达悯农情怀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而南宋诗歌多为表达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对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同时,对一些重点诗人的生平、心迹也要有个大致的把握,如杜甫诗中多是忧国忧民的形象,李煜后期词中多是愁苦、悲哀的形象。

七)写景概括题

景物描写题,解答这类题目,先要确定景物的时空特点,即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接着检索所写景象。一定时空里的景色,总是由多个景象构成的,这些景象在动静、声色、虚实、高低、远近上的配合,共同创造出景色的美感。如果题目提高一点能力层级,会考查景物描写的方法,那就需 要从动静、虚实、远近、声色等角度作答。如果题目要求回答景物描写中蕴涵的感情,那还要熟悉古诗词里常见景象跟情感的关联性。如“风”“霜”“雨”“月”“笛声”“杨柳”“长烟”“落日”等,这些景物多是表达离愁别绪之苦、戍边征战之难或是被贬谪之愁等内涵。

(八)意境欣赏题

●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九)名句赏析题

名句欣赏题,解答这类题目,先要理清一个问题——名句因何而名?它较之于平句、拙句高妙在哪里?是景致优美,让人心怡;还是情真意浓,格调高亢;抑或蕴涵哲理,启人心智;再或者修辞精妙,一语传神?也就是说,先分类,是写景名句、抒情名句、言理名句,还是修辞名句?如果是写景名句,则从它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等角度赏析;如果是抒情名句,则从它的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如果是言理名句,则从它理和趣的融合 哲理的启悟性等角度赏析;如果是修辞名句,则从修辞的表达效果角度赏析。

(十)表达评价题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

(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

(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4)语言特点,一般得回答朴素自然、含蓄隽永、清新明丽、形象生动、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放、沉郁慷慨等。

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十一)典故溯源题

典故溯源题,解答这类题目,了解所用典故的本意是基础。仅了解典故的本意,就诗论诗还不够,结合上下文内容,以及作者的生平遭遇,读懂其隐藏在典故里面的内心话,才是解题的关键。有时题目还会进一步追问引用某则典故的表达效果,这时先要区分这个典故的意义、情感指向,是客观的描述物态,还是主观的抒发情志?如果是前者,其作用是使物态描绘得更生动、逼真、奇异等

(十二)综合评价题

综合评价题的特点就在综合二字上。客观题的综合性,体现在信息量大上,需要综合辨析;主观题的综合性,体现在语言组织上,要求对整首诗作评价分析。解答客观选择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是选出“有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或者“两项”。其次,要整体扫描,大致锁定答案项。解答主观简述题,语言的组织尤其重要。首先是精准,扣住题目要求,务求向靶心打。其次是条理,展现一定的逻辑性。再次是集中,围绕题目谈,不能东拉西扯。


      版权声明:除明确署名本站内容外,其他信息皆为网络转载、网友推荐或其他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更多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您不愿我们使用,请发邮件至 3231751083@qq.com ,说明您的版权内容,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网友热评